吴中区是苏作传统工艺的发源地,也是全国乡土工艺人才最集聚的地区之一。该区将工艺乡土人才作为重点扶持人才之一,推进乡土人才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融合并进。
一、创设品牌,当好振兴传统工艺的“旗手”。一是运用考核出“推动力”。把乡土工艺人才提到和科技领军人才同样高度、同等考核,激发各板块培育乡土文化人才潜能,树立发展好乡土人才也能成为“优等生”的考核导向。二是选树典型出“引导力”。分门别类、分层分级设立乡土工艺人才库。12人入选全省首届乡土人才“三带”名家,占到苏州市1/3。7人授牌国家、省、市大师工作室,2人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分获金牌和优胜奖,15人在首届“江苏乡土人才传统技能技艺大赛”获奖,核雕门类前10名中占据9个席位。三是塑造品牌出“凝聚力”。创设“苏作文创峰会”平台,打造“苏作天工、根植吴中”文化品牌。争取文化部、中国文联、欧美同学会等支持,与清华美院、苏州工艺美院等合作,靶向破解苏作文创人才后继乏人、创新不足、品牌影响力不够等瓶颈。
二、创新政策,当好提升乡土人才的“鼓手”。一是人才政策奖。制定东吴高层次人才计划,对入选的工艺乡土人才给予2-15万元一次性奖励。设立本土青年创业贷款贴息政策,20多名乡土青年享受贴息近150万元。二是产业政策扶。筹资数亿元,打造“舟山核雕村”,光福“工艺特色小镇”、中国工艺文化城、郁舍农民书画市场、苏州工匠园等乡土人才集聚区,对匠师创客、苏工韵等文化众创空间给予一次性50万元支持。三是专项政策推。制定东吴文化人才专项扶持办法,从人才开发资金中预算1000万元,支持乡土工艺人才发展。全区工艺乡土从业人员近10万人,雕刻手工艺匠人年收入达10万元左右,织绣家庭妇女年增收5万元左右。
三、创建平台,当好发展文创产业的“推手”。一是搭建互联网+平台。引入“东家”等专业电商平台资源,推动资本与工艺品嫁接,核雕乡土人才周建明、砖雕乡土人才蔡云娣等走上文交所平台,开启了“互联网+艺术+金融”的发展模式。二是搭建对外交流平台。组织乡土工艺大师赴国家大剧院、恭王府、台湾故宫博物院等顶级文化平台设展,承办第二届中法文化论坛“苏作工艺展”在上举办,12位苏作大师18件非遗精品亮相里昂。三是搭建人才培养平台。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举办核雕传承班,借助苏州工艺美术学院和区内职业学校力量,创办苏作工艺学院,开办苏绣、雕刻大专班、核雕传承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