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苏州人才工作的科学发展之路系列之一
一个城市的发展,一个地区的进步,最根本的支撑是什么?
苏州的答案是——人才。苏州的城市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人才集聚史。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的每一次跃升背后,无不闪耀着人才的创造性辉光。先是“星期天工程师”带来“苏南模式”的突破,随后外向型经济异军突起,强劲的人才流使“小苏州”一跃成为全球瞩目的制造业重镇。今天,海内外高级人才纷至沓来,苏州创新、创业大潮奔涌,正在经历一场从投资驱动跃向创新驱动的历史性发展转型,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白发苏州”,赢得了“世界第九大新兴科技城市”的现代盛誉。
苏州的决策者说,人才造就了苏州昨日的辉煌,也将成为苏州未来社会进步的基石、经济腾飞的引擎和率先发展的主旋律。争做创新创业人才首选,苏州再次吹响人才“集结号”。
从数量扩张到量质提升,拉高“人才金字塔”塔尖
陈林森,苏州苏大维格数码光学有限公司董事长。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发明创业奖”等荣誉。其科技成果广泛应用在新一代居民身份证和驾驶证等领域。
瞿晓铧,加拿大籍,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总裁。2001年回国创业,仅用5年,他的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太阳能光伏领域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
周寒,中航雷达与电子设备研究院副院长,国务院特贴专家。 2007年荣获国务院授予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
这是去年10月颁发的第二届“苏州杰出人才奖”的获奖名单。他们是从近80万人才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
如果把一个地区的人才结构比作一个金字塔,那么这些杰出人才无疑就是这座“金字塔”的“塔尖”,引领着城市的未来走向。
向金字塔尖进发。苏州人才集聚正步入数量扩张与质量提升并重的新阶段,高层次人才呈现加速集聚态势。全市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或高级职称的高层次人才超过4.54万人,年增长率连续4年保持在20%左右。另外,全市拥有两院院士8名,国家和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1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87名,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127名。
“塔尖”闪亮,“塔基”坚实。苏州的人才战略重视金字塔的每一个部分,人才梯队与经济发展同步推进。
这个“塔基”就是数量庞大的产业人才。2002年以来,苏州人才队伍进入快速增长期,人才总量年增长率连续7年超15%。至2008年底,全市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的人才总量达到78.8万人,每万人拥有人才数达到1250余人,产业人才占比超过80%,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目前,苏州基本形成了层次分明、稳定高效的人才梯次配置,人才数量、质量各项指标在国内城市中居领先水平。
数万名“洋打工”和近3700名“海归”的加入,让苏州这座“人才金字塔”更富魅力。
美国人吴大伟,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1999年进入艾默生公司,任生产部经理。由于工作表现出色,2004年,被提升为公司总经理。吴大伟在带领公司员工创造业绩的同时,自己不断融入当地文化。他说,在苏州干得很好,没有回去的打算。
截至今年6月底,苏州实有入境就业人员32608人,比去年增加636人,“洋打工”人数列全国大中型城市第四位。他们或担任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或是高级技术人员,成为苏州人才队伍的一道亮丽风景。
“两大推手”强劲发力,产业需求和人才集聚精彩互动
人才集聚和城市发展,在苏州呈现出一场精彩的互动。人才集聚造就了苏州的快速发展,高速发展中的苏州则引来更多人才聚焦的目光,苏州的人才队伍呈现出跨越式成长态势。
抓住浦东开发开放的重大战略机遇,苏州外向型经济一日千里,外资企业不断登陆苏州,这些企业凭借其强大的资金、技术、管理优势,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批人才。
针对企业发展需求,苏州制定了一系列广纳人才的政策,调整户籍政策,放低准入门槛,鼓励各类专技人才和本科应届毕业生“先落户,后就业”。对与苏州社会经济发展关联度较大的紧缺高层次人才,制定了《苏州市紧缺高层次人才引进资助办法》,由政府、企业共同对引进人员的生活安置进行资助。
门户打开,门槛放低,大量外地人才和应届毕业生涌入苏州。近几年来,苏州每年的春季人才招聘会上,每一场都会引来近10万全国各地的大学生。
人才加盟助推了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苏州产业的集群化程度不断增强,产业水平不断提高,同样也为人才提供了广阔的事业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创新创业舞台。相关指标数据显示,2007年苏州高层次人才容纳能力比2005年提高了47.8%,电子信息、机械等行业已具备参与国际人才竞争的能力,人才需求的层次不断提高。
“人才流动有着自身规律”,苏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立平认为,要服从产业聚才这个“无形之手”的调配,但政府的“有形之手”不可或缺。以政策为杠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政府可以合理引导人才的流入,实现引才从“顺水推舟”到“有的放矢”。
从2005年开始,随着“四大行动计划”的重大战略部署实施,苏州及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高层次人才开发上来。在苏州每年发布的人才需求目录中,除了电子、机械、化工、纺织等优势专业外,现代服务业人才需求量迅速扩张,成为苏州人才发展新的增长点。
随即,《苏州市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实施办法》、《关于加快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实施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对高层次人才的创新创业给予强大的政策扶持。
在苏州干部的头脑中,像抓“招商引资”一样狠抓“招才引智”已经成为一种思维习惯。这几年,苏州不断加大对人才开发的资金投入,并逐步将投资重点从人才基础性配置工作向扶持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工作上来。苏州所属各市、区均设立了人才专项资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苏州各级公共财政每年用于人才开发的专项资金已达到2亿元,占苏州年度财政收入的5%。左右。
发展中的苏州正逐步呼唤出一个与本地区产业升级相配套的人才队伍。近期一项统计表明,在市场需求大幅下降的情况下,苏州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却出现372%的逆势增长。
人才引领发展转型,智力贡献水平媲美中等发达国家
苏州的发展转型,人才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20世纪80年代起步的乡镇企业,就是依靠灵活的用人机制兴盛起来的。当时,苏州从周边城市引进各种专业技术人才,仅从上海就引进了成千上万名“星期天工程师”,创造了经济发展和人才开发的“苏南模式”。
当前新一轮调整机遇下,苏州需要的是大批创新创业人才。苏州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做创新创业人才首选城市”,意在以人才集聚引领产业升级,加快实现经济发展从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的巨大转型。
在外向型经济重镇昆山,留学美国的陈维华博士团队来了、留学英国的周源博士团队来了;清华大学的魏志凌博士团队来了、北航的王占林博士团队也来了。仅今年前5个月,月均一个博士团队落户昆山。截至目前,已有11个博士团队“集结”昆山,走上了创新创业征途。
清华大学魏志凌博士创办的昆山允升吉光电有限公司,携“OLED用蒸镀掩模板的开发与产业化”项目,去年成功入围国家863计划。允升吉项目将为昆山龙腾光电、维信诺公司提供技术支撑和相关设备。他们研发出的高精密激光切割机、平板显示玻璃基板切割机等应用于光电产业的高精密装备,将推动昆山电子信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升级,量产后年产值可达到10亿元,成为苏州高层次人才集聚带动产业提升的一个缩影。
在人才加速集聚的同时,苏州人才效率稳步提高,人才科技贡献率近三年提高了一倍。在个别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人才引领进步。在苏州,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结构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以人才为核心的创新活动正引领着经济跨越式发展。
最新统计显示,由于人才集聚度较大,开发区成为苏州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极。据统计,目前各级各类开发区集聚了苏州全市80%的产业人才、70%的高新技术企业和95%的新兴产业,以不到全市7.2%土地创造了67%的GDP,万元GDP能耗仅为0.37吨标准煤,全国首批3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园区苏州占得2席。
“人才首选”,这是当下苏州崭新的城市发展主题。苏州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立平认为,只有建设一个开放式、市场化、国际性的人才高地,才有能力把经济总量优势转化成质量效益优势,也才有底气在新一轮竞争中棋高一招,胜人一筹。
李仲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