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淄博市组织工作创新成果之三
凡是经济社会发展好的区域,必定是人才辈出、智力活跃、创新旺盛的地方。在很大程度上,人才决定着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淄博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围绕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以实施“政策环境提升”工程为总抓手,不断完善人才政策,创新工作机制,优化创业环境,努力打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工作新格局,为全面提升淄博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目前,全市拥有人才总量为65.3万人,其中党政人才2.2万人、经营管理人才10.6万人、专业技术人才25.3万人、技能人才19.2万人、农村实用人才8万人。
实行创新项目助推
搭建人才创新创业创优新载体
搭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平台,是促进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主要动力。淄博市在推进人才工作创新中,始终着眼发挥人才作用,注重在推进项目建设中培养人才,以优秀人才引领项目建设,实现了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
科学制定创新项目管理办法。为摸清全市各类人才现状和特色产业项目分布、发展情况,淄博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专门抽调人员成立调研组,深入基层进行充分调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创新项目《管理办法》。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人才工作创新项目进行审核和管理,组织、协调有关单位共同推进创新项目的实施。将人才工作创新项目管理纳入市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作为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计入考核得分。建立了企业科技人才技术创新基金,采取财政出、企业集的方式,筹集部分资金用于企业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及产业,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提供启动资金和贴息贷款。对各区县、各部门开展的创新性人才工作项目,从人才工作专项资金中提供一定的启动扶持资金,帮助搞好工作试点和推广,充分调动和发挥区县、市直部门抓好人才工作创新项目的积极性。
搞好创新项目的组织实施。每年年初,淄博市各区县和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围绕全市人才工作创新重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人才工作创新项目,形成《人才工作创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审核后,下达项目立项通知。实施过程中,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创新项目进行指导和协调,按计划进度定期调度项目开展情况,对推进全市人才工作具有典型意义和推广价值的重点创新项目,从市人才工作专项资金中安排经费予以支持。项目完成后,承担单位形成《结项报告》。年末由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对人才工作创新项目进行验收和评比表彰,对取得突出成果的授予年度“优秀人才工作创新项目”荣誉称号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对具有典型意义和推广价值的优秀创新项目成果,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发挥创新项目引领作用。良好的项目载体建设促进了全市人才引进与智力引进,也为人才发挥作用提供了最佳舞台。依托淄博高新区、齐鲁化工区等各级开发区和淄博科技创业园、博士创业园等各类园区建设,大量的企业和项目落户园区,其中以新材料、现代医药、精细化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特色产业创新项目集群,已建成“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计划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淄博博山泵类产业基地”以及“山东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示范园”等,成为该市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载体。博士创业园共进驻博士60余人,全市有国家级技术中心6家、省级121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数居山东省第一位。高层次人才与该市的许多合作项目,大多已经开花结果,如山东大学与山东美陵化工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调速电机项目,该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利税1500万元;山东扳倒井集团与吉林大学王子忱教授联合开发的“纳米活性碳酸钙”项目,投入资金7500万元,年利税5000万元。
“千名管理人才进名校” 着力提升人才专业素养
抓好人才队伍培养、盘活用好现有人才资源,变“输血”为“造血”,是淄博市解决人才总量不足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淄博市以组织实施“千名人才进名校”专业素养提升工程为抓手,通过分期分批举办短期高级研修班等形式,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完成1000人次的专业培训,充分挖掘人才潜力、激发人才活力,全面提高人才专业素养。
提升党政人才业务管理能力。针对党政人才队伍的实际需求,淄博市启动了“专业更新培训计划”,按照“认真专业务实”的标准和要求,突出公共管理和行业管理需要,分部门明确专业能力评价标准,提出硬性达标要求。组织公务员参加相关专业的学历教育,鼓励部门利用函授学习、专题培训、网络教育等形式,开展专业基础知识、法律规章等方面的培训,全面提高党政人才的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学习创新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能力。去年以来,淄博市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举办了高级行政管理人员培训班、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培训班等,对全市100余名高级行政管理人员分别进行了为期1至2个月的培训,切实提高了学员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创业管理能力。着眼培养造就优秀企业家,淄博市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强化培训,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创业能力和管理水平。注重引导和支持企业以项目为纽带,采取咨询、讲学、兼职、项目聘用、技术合作、人才租赁等柔性流动方式,带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先后与复旦大学、香港大学等院校合作,举办了企业经营管理、企业财务管理和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资本运营知识培训班等主体班次,对全市各大中型企业主要经营管理人员进行了轮流培训,更新了企业经营管理者知识结构,进一步密切了淄博市企业家与外界的联系,也为企业扩大对外开放、寻求合作伙伴搭建了平台。
提升专业技术人才技术创新能力。该市制定并实施《技师培养带动计划》,扩大“金蓝领”培训,每年完成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培训培养5000人以上。启动了“领军人才开发计划”,分行业、分系统建立健全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选拔培养体系,加大对具有原创性和高技术含量科研活动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行“订单教育”,进一步完善了以企业为主体、各类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广泛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加快培养化工、医药、机械、纺织等重点行业急需各级各类高技能人才,有效促进了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统一。
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激发人才创造活力
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是淄博市稳定人才队伍、提高人才队伍素质、激发人才队伍活力的根本之策。近年来,淄博市积极在创新人才工作运行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等方面求突破,探索建立了更为灵活、高效的人才工作新机制,为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提供了机制保障。
创新运行机制。淄博市成立了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人才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结合全市人才工作特点,该市制定了《“十一五”人才队伍发展规划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规定,明确了人才的引进、开发、培养和使用等措施和办法,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政策体系。淄博市全面推行了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并将目标责任制考核纳入年度考核,作为评价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指标,逐步形成了以明确各区县、市直部门及市属企事业单位职责为基础,以细化分解人才工作目标任务为重点,以督查考核为保障的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管理模式,实现了人才工作的高效、和谐运行。
创新评价机制。淄博市坚决突破以学历、职称作为人才标准的传统做法,走出人才“职称+学历”的误区,牢固树立起“大人才观”理念,对健全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初步探索,进一步提高了人才评价水平。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实行了首席技师选拔管理制度,完善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全市现有“有突出贡献技师”120余名、“淄博市首席技师”60名,高技能人才在解决技术难题、实施精品工程和带徒传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创新激励机制。在分配制度上,淄博市对部分基础研究、国家重大科研开发项目、海外引进的高层次领军人才等重点岗位,以及关键职位专门人才和特殊岗位人才,实行了灵活的薪酬、津(补)贴政策,真正体现一流人才、一流贡献和一流报酬。同时,该市积极探索按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具体办法,逐步走出了以管理、专利、技术、成果入股,实行期权制或税后利润分成的路子,较好地解决了智力劳动参与分配的问题。围绕建设创新、创业和创优“三创”人才队伍,积极构建以政府激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社会奖励为辅助的人才奖励体系。在全市设立了“人才创新奖”、“人才创业奖”、“人才创优奖”、“人才工作贡献奖”等四个奖项,对各类优秀人才给予崇高荣誉和实行重奖。同时,淄博市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用人单位、境外机构和个人设立优秀人才奖项,实现全社会的有效激励和有序奖励,促进人才工作的深入开展。
实施“政策环境提升工程”
营造人才工作洼地效应
近年来,淄博市以实施“政策环境提升工程”为抓手,不断优化人才环境,以最大的诚意、最好的服务、最优的环境聚集最广泛的人才、吸引最优秀的人才、留住最需要的人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聪明才智。
人才政策体系逐步完善。淄博市认真落实党管人才原则,牢牢把握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对人才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紧紧抓住制约人才工作的瓶颈和关键问题,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完善政策措施,先后制定了《淄博市“十一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规定》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对人才工作的规划、目标以及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待遇、权益保障等各个方面都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人才政策体系,为人才工作的扎实推进提供了有力政策保障。
人才服务平台成功搭建。淄博市注重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联系和服务,积极搭建人才服务平台,努力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各类服务。建立了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直接联系的高层次人才名单,健全完善了高层次人才库。目前,市里直接联系和掌握的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省市突出贡献专家、省市首席技师、省特级教师、正高以上职称、博士等高层次人才达600余人。实行了领导干部及组织部门联系专家制度,市领导与组织部领导分别与部分高层次人才结成对子,经常与他们谈心交流,听取意见和建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创办了淄博市人才热线服务台,积极为各类人才提供政策咨询、人才投诉、解决困难等各项服务。定期选拔各层面、各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专家开展政治理论培训、社会考察休养和咨询论证等活动,每年都组织开展重大节日走访慰问、优秀人才座谈会等活动,进一步密切与各类人才的联系。在外来人才居住、就医、配偶和子女就业、就学及落户等方面出台了优惠政策,积极为人才提供优惠服务,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人才工作环境不断优化。淄博市始终把优化人才舆论环境作为加强人才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不断加大人才工作宣传力度,积极营造了“四个尊重”的良好舆论氛围。创办了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人才工作简报》,及时刊登市里的人才政策措施以及各单位人才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加强对全市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在市内主要新闻媒体开设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博士创业在淄博”等专栏,对人才工作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集中进行了宣传。设立了淄博市人才工作好新闻奖,每年进行一次评选表彰,对评选出的优秀作品给予一定奖励。组织《淄博日报》等新闻媒体,对部分首席技师进行了集中采访报道。《人民日报》、《大众日报》、《组织人事报》以及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等市以上新闻媒体多次对该市人才工作的经验做法进行了宣传报道。
(撰稿:陈燎原 李碧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