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上级精神 > 上情下达
田野上奏响青春之歌——江苏探索建立大学生“村官”跟踪培养长效机制纪实
发布时间:2009-02-20   点击次数:

新华网南京2月19日电 通讯:

田野上奏响青春之歌——江苏探索建立大学生“村官”跟踪培养长效机制纪实  

新华社记者 郭奔胜、蒋芳


    在苏北铜山县洪楼村,大学生“村官”张天然全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村民们信任的眼神,给了这位进村工作才一年多的女大学生莫大的鼓励。 
    较早实施大学生“村官”工程的江苏省,不断探索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选聘、培养、使用、管理的机制,让年轻学子不仅下得去,还能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从苏北的经济薄弱村,到苏南的全面小康村,已有成百上千个“张天然”成长了起来。

    走,到希望的田野去!

    大学生“村官”似乎是近几年才冒出的新生事物,其实,这种被称为 “新上山下乡”的干部选聘和锻炼方式,在江苏最早可追溯到1995年。 
    当时,为破解新时期“三农”问题,适应农村生产力和乡镇企业发展的需要,江苏省的部分市、县于1995年率先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这一做法在当时曾引起轰动。此后,一批批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走向了广阔的农村。 
    更大的战略选择是在近几年。2007年,江苏省委、省政府选派1011名大学生到苏北1011个经济薄弱村任职;2008年,经过层层筛选,1670名高校毕业生奔赴农村;接下来,江苏计划实施“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工程”,从2009年到2012年,选聘15000名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 
    从苏北到苏南,广袤的农村大地上,选派工程播下了凝聚希望的人才火种。截至目前,江苏省共有6991名大学生“村官”,其中有171人担任村级党组织书记、136人担任村主任、1028人担任村级党组织副书记、388人担任村副主任。 
    选聘“村官”的素质逐年提高。2007年,在42所重点高校的3000余份推荐名额中“拔尖”录取了1011人;2008年的1670名大学生“村官”中,学生党员占81.9%,担任过学生会干部、班干部的占79.2%,获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以及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的占86.7%。 
    顾林芳10年前从昆山市的一家外资企业毅然回到老家周庄镇复兴村任会计,如今已经成长为村党总支副书记。她对当初的选择无怨无悔,2007年还筹资办起了印刷厂,吸收部分村民就业。据昆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张雪纯介绍,自1999年首批选派14名大学生进村工作以来,当地已经产生了269名大学生“村官”,形成了省市县乡四级联动、公开选派的常态机制。 
    认识高度决定着行动力度。江苏省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领先全国的激励政策和保障措施:在《关于选拔千名大学生到经济薄弱村任职的实施意见》中,从事业编制到安家补助,从工资收入高定到任职期满报考研究生优先录取,从办理“三险一金”到确保拨款按时到账,7项保障措施无微不至;在“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管理办法”中,江苏省打通大学生“村官”的培养与党政机关公务员和选调生的选拔渠道,与后备干部培养渠道连接,对表现好的大学生优先提拔,及时推上基层领导岗位。 
    此外,江苏省委组织部会同省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5个文件,着力培养提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的发展现代农业能力、科技创新能力、脱贫攻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信息致富能力。 
    “江苏省委省政府不仅将大学生‘村官’工程作为解决农村基层人才断档等问题的抓手,更将他们视作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的组织手段,当成为党的事业源源不断地培养优秀接班人的战略举措。”江苏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长王国生说。 
    令人振奋的是,2007年和2008年,江苏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连续为大学生“村官”举行“出征”仪式,着力营造“人才到基层去”的氛围,使到基层去锻炼成长的观念逐渐在青年大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在挑战中奏响青春之歌 

    从“象牙塔”到“黄土地”,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空间转换;从学子到“村官”,更不是一蹴而就的角色转变。即使多方努力,为这群大学生铺开了理想之路,但要登上这个舞台奏响自己的强音,仍需要这些大学生拿出勇气和决心,需要汗水和心血,甚至是苦涩的眼泪。 
    难能可贵的是,大学生“村官”们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单”。 
    “80后”杨晶晶,是个文弱白净的女生,2007年7月刚进村工作时的不适应,至今让她记忆犹新。有一次,杨晶晶红着脸,鼓足勇气,挨家挨户地上门做群众计划生育工作,一户村民责怪道:你一个小丫头懂什么!“我当时就掉下了眼泪,我真不明白,自己这样辛苦奔波,为什么他们还不理解呢?”杨晶晶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 
    初来乍到者的困惑是相似的。但村民们的不理解更加点燃了涟水县大学生“村官”王波的工作激情。为了尽快熟悉情况,他设计了调查问卷,走访了110多个农户,召开了8次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会议,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掌握他们的实际困难,听取他们对脱贫致富的意见。两个月下来,工作日志整整记了两大本,王波也成了村民们的熟人。 
    此后,曾哭过鼻子的杨晶晶又在博客上写道:多跨农民的门槛,农民把你记在心坎;多帮农民办事,农民把你牢记。她还悄悄立下了誓言:“立志为民当‘村官’,民不富裕誓不休。” 
    泗阳县胡集村的大学生“村官”刘明是个农家子弟,融入农村对他而言并不困难。带着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理想,他把创业作为自己履职的第一目标。去年,在宿迁市“双学双争”暨“创业示范点创建”活动中,他争取到30万元创办了泗阳县永鑫旅游用品有限公司,招聘村里的64名“留守妇女”到公司就业,公司生产的各类室内帐篷全部出口到欧美国家,预计今年能实现销售收入2300万元。 
    尝到成功的喜悦后,刘明又联合众兴镇11名大学生“村官”,牵头发展“绿领庄园有机农业”项目。目前,已经流转土地120亩,建好钢架绿色蔬菜大棚20个,整理水产养殖区40亩。下一步,他将利用专业合作社,吸纳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黄黎2007年7月从南京财经大学被选聘到昆山开发区青阳街道富华社区任主任助理,1年多的时间里,她帮助社区建立了“未成年人关护站”,对一些孩子进行帮教,解决了社区的一大难题。“在当初来的2个月里,一碰到困难就想逃离这个地方。在各方的帮带和关心下,自己还是挺了过来,现在觉得非常充实。” 
    在积极融入农村、带领村民们致富的同时,大学生“村官”也获得了村民的认可。2007年派往薄弱村工作的1011名大学生中,已有533人通过领办、合伙、入股等形式创办各类实体368个,吸纳创业基金3547万元,提供就业岗位7244个。他们中有7人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231人担任了村党组织副书记,113人担任了村委会主任或副主任,还有13人当选市、县级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 
    已成为村民“主心骨”的江都市大学生“村官”黄俊说:“‘村官’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事业。青年人到农村去任‘村官’,是人生关键阶段的正确选择!”

风好正是扬帆时

    “清华毕业生在农村能待多久?面对这样的疑问,我的回答是:在农村能长才干、能干事,也有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我肯定能扎下根来。”第一个报名应聘江苏“村官”的清华学子石磊说。 
    上任几个月来,石磊所在的南京市栖霞区集中办了三次“村官”培训班,召开了百日座谈会,举办了“村官”才艺展示会,成立了“村官”党支部和联谊会,中国电信江苏分公司还为他开通了免费宽带服务。“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全方位的跟踪培养机制正发挥作用,使我们‘待得住’。”他说。 
    昆山市更率先一步,积极帮助大学生“村官”进行人生规划,实施了“135”培养工程。昆山市委组织部长张雪纯说,“1”就是用1年时间站稳脚跟,赢得信任;“3”就是用3年时间胜任岗位,发挥作用,能够独当一面开展工作;“5”就是用5年时间全面提升,业绩明显,群众认可。 
    信息服务是大学生“村官”的重要需求。江苏省委组织部、江苏省选聘办联合中国电信江苏分公司共同打造了江苏省大学生“村官”信息服务工程,在免费开通宽带网服务的同时,建设了“江苏大学生村官网”,为“村官”们交流搭建平台,拓展创业信息来源。这一创新做法受到大学生“村官”的热烈欢迎。 
    江苏积极帮助大学生“村官”尽快进入角色。江苏省县乡村三级党组织建立结对帮带制度,挑选经验丰富、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的基层干部对大学生“村官”进行一对一帮带;省委还分批组织千名大学生“村官”赴华西村集中培训,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每期都与大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言传身教、答疑解惑。昆山市还把大学生“村官”集中送到高校进行专题培训,提高他们服务农民的能力。 
    江苏还积极回应大学生“村官”的创业热情。江苏省科技厅、农林厅专门为到村任职大学生提供一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致富信息;南京林业大学、扬州大学等高校与有关市携手共建“源头工程”,聘请科技导师对到村任职的大学生进行创业指导;各地财政部门拨出专款,设立“到村任职大学生创业专项资金”,优先发放贴息扶贫贷款。昆山市推动银企对接,达成了总额为2710万元的进村工作大学生的创业意向性贷款合同。 
    江苏着力在“流得动”上进行机制创新。除了在考研、考公务员方面给予相关的政策激励外,还酝酿将大学生“村官”的培养与党政机关公务员及选调生的选拔渠道打通,与后备干部培养渠道连接,形成“人才到基层去、干部从一线来”的科学培养机制。 
    徐州市大学生“村官”叶芳说,我们背后始终有一双双关爱的眼睛,在这样的氛围中再难的关也能过。江苏省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已经形成惯例,每次到基层考察工作,再忙也要看望大学生“村官”,与他们聊聊家常。 
    好风虽能借力,破浪方能扬帆。江苏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刘国中说,不断完善的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不能代替大学毕业生经风雨、长见识,而是要营造一个更加宽松的成长环境,让立志到农村去干一番天地的大学毕业生少些顾虑,多些干劲。 
    在温室里长不出能经风雨的花朵,在机关大楼里培养不出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这已是新时期大学生“村官”们的共识。而正是怀有这样的昂扬斗志,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学子毅然决然地奔赴新农村建设主战场,在田野上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