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在播种面积增加不多的情况下,全年粮食生产之所以能连续三年增产,夏粮已实现连续四年增产,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功不可没。可以说,没有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就没有连年的粮食增产,就没有畜牧、水产业的持续发展,就没有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目前,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谈得最多的是科技,建设现代农业,农民要求最迫切的也是科技。实践证明,发展农业离不开科技,富裕农民离不开科技,繁荣农村离不开科技。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8%,农业科技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还不适应: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还未充分发挥。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成果明显不足,产前、产中、产后等技术集成配套不够,养殖业、加工业等重点领域技术成果严重缺乏。农业科研体系条块分割,科研和生产脱节,农科教、产学研联系不紧等问题依然存在。二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滞后,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水平不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体制不顺、机制不活、队伍不稳、保障不足等问题亟 待解决。三是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没有形成稳定的科技投入机制。农业科研财政投入占农业GDP比重仅为0.49%,低于1%的国际平均水平,一些长期性和基础性研究尚未建立稳定的支持机制。
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必须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努力形成全国农业科技力量大联合、大协作的新格局,使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为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一要积极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强化科技支撑,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为目标,立足于需求,依托现有科技基础,通过项目带动和机制创新,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50种农产品为主线,整合科技资源,构建起从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的现代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打破行政区划、部门和学科界限,充分调动和广泛利用中央与地方的行政、科研、教学、推广、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各种科技资源,按产业建立国家基地、区域中心、试验站和企业技术中心。培养一大批具有现代意识和国际视野、精干高效、务实稳定的产业技术创新人才。通过实施转基因生物育种重大专项以及973、863、科技支撑等计划,力争在重大技术和 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
二要大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水平。加大科技入户工程、测土配方施肥等科技推广重大项目实施力度,充分利用各种推广载体和手段,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模式。组装集成一批增产、节本、增效重大关键技术,加快适用科技成果组装配套和示范推广。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承接、运用科技成果的能力,推进农业科技的转化与推广应用。
三要改革和加强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合理设置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发挥好公益性职能,建立健全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和涉农企业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四要加快形成农业科技进步的强大合力。进一步增强联合协作意识,在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重大思路上形成共识,在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关键环节上凝聚力量,在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步骤上密切配合。大力推进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建立“课题来源于实际、成果应用于生产”的科研机制,不断健全完善能够持续研发和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的体制机制。广泛动员各级农业推广、教学科研单位、龙头企业、专业协会积极参与、合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积极争取国家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鼓励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商资本投入农业科技,逐步形成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农业科技投入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