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如何用人,用什么样的人当干部,关系干部队伍建设的大局,关系党的执政地位是否稳固,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用人选人风气正与不正,对那个地方的政治生态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如果风清气正,廉政勤政之风就会浓厚;如果风不清气不正,则会败坏官场氛围,导致吏治腐败。
迎合型干部如大行其道,会带来哪些影响
在干部成长过程中,总的来说有两类干部:一类干部本着对事业的忠诚,能够坚持主见,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另一类干部则是没有自己的观点、主张,为了迎合别人可以放弃一切原则,八面玲珑、左右逢源,见风使舵,吹捧逢迎。我们称前一种人为耿直型干部,后一种人为迎合型干部。总的说来,耿直型干部是很多的,迎合型干部是少数,但是这个“少数”
的影响,却不可忽视。在一些地方,那些有独特见解、坚持原则、敢做敢为的耿直之人常常被认为“不成熟”,给打入“冷宫”;趋炎附势、见风使舵之辈却被认为“政治成熟”,连连得到提拔重用。一些同志为了同领导搞好“关系”,向领导证明自己的“忠诚”,达到被重用的目的,也放弃原则立场和是非观念,一味地迎合。
迎合型干部大行其道的后果,第一,这样的人越多,越会给领导干部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自己能力和水平确实高人一等,不会犯错误,自然而然地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一些领导是非常喜欢迎合型干部的,在他们看来,这样的人不会驳自己的面子,不会给自己难堪,比较好领导和管理,这样的人用得越多,他们权力就发挥得越充分。这种飘飘然的感觉其实是真正的危险。第二,真正有水平的人不会成长起来。因为真正有水平的人不会去迎合别人,会表现得有点孤傲,会很有性格,可能会让上司不喜欢,即使得到任用,也得不到重用。第三,迎合的干部多了,逆耳的忠言就少了,说真话的人少了,导致没有人说真话,大家都说假话、大话、空话。实事求是之风荡然无存。第四,也是最严重的后果,即迎合型干部往往会成团成伙、成帮成派,日子久了会形成一个“人脉”极强的庞大网络,形成气候,进而影响那个地方的政治生态。善于溜须拍马者升迁提职;不走此途者即成异类,不仅无缘重用,且会受排挤打击,甚至会被撤职免职,如此反复,形成恶性循环。迎合型干部会左右官场环境,谁和他们过不去,难免会被淘汰。单个的耿直之人与成帮派的迎合型干部群体相抗争,势单力薄,其结果可想而知。更糟糕的是,有些有棱有角、有胆有识的人物被碰得头破血流后,“看穿了”,“学乖了”,他们被磨去了棱角,失去了个性,泯灭了良知,对领导献媚讨好,点头哈腰,习惯于看领导的眼色行事,俨然变了一个人似的。
耿直之人变得圆滑,或者被排挤出官场,是不正常的“逆淘汰”规律在发挥着作用,这有些类似中国历史上曾存在过的一种“吏制潜规则”,即淘汰清官规律。在这种潜规则的作用之下,贪官污吏走红,清官淘汰出局,清官在官场上很难混下去,他们身处于贪官群体的包围、挤压之下,要么由清官变为贪官,同流合污,要么被排挤出去,无法在官场立足。清初名臣孙嘉淦在一篇奏疏中,对“小人进而君子退者”做出如下分析:“语言奏对,君子讷而小人佞谀,则与耳习投矣。奔走周旋,君子拙而小人便辟,则与目习投矣。即课事考劳,君子孤行其意而耻于言功,小人巧于迎合而工于显勤,则于心习又投矣。于是乎小人不约而自合,君子不逐而自离”。意思是说,君子之人讷于奏对、拙于奔走、耻于言功,而小人则善于周旋、巧于迎合、工于显勤。用现代人的话来说,后一种人就是我们所说的迎合型干部。在当前干部选拔机制尚存弊端的情况下,后一类人往往在官场上很能混,而前一种干部则官运不济。
干部选拔培养机制的弊端造就了迎合型干部成长的空间
在管理学中有一种服从原则,即对来自上级的决定、指令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并且要形成习惯,下级没有权力判断上级指令的对错,即使不理解的也要很认真地去执行,上级的对错只能由上级的上级来裁定。一个好的干部,应该是一个适应领导的高手,只有适应了领导的领导方式,在执行起领导的指令时才会得心应手。有的同志还强调这是管理中体现执行力的好方法,如果有一批不听领导话的人,领导的意图就无法贯彻,执行力就根本无从谈起。在这里,我们讲的迎合型干部的表面迎合不是管理学上讲的服从原则,而是上面提到的官场逆淘汰潜规则使然。按照正常的干部选拔机制,选拔上来的人多是水平较高的人才。但是在这样官场逆淘汰规则的作用下,干部选拔机制就是一个巨大的无形的筛子,将有棱有角、有胆有识的都筛掉了,剩下的都是顺从他们意愿的迎合型干部。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迎合型干部一旦掌握任免大权,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吸引“同类”、打击“另类”,使耿直之人淘汰出局。在官场逆淘汰潜规则的作用之下,越是德才兼备、工作能力强的耿直之人越是会被淘汰,难以升迁。因为他们看不惯那些不学无术、靠溜须拍马爬上去的人,不迎合那些他瞧不起的所谓“领导”。
是我们选人的机制出了问题,还是选人的人出了问题?我想首先是选人的机制出了问题,出问题的选人机制会造就越来越多的出问题的选人之人。选人机制的问题在于,第一,选人权过于集中。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说过,“权力容易使人腐化,绝对的权力绝对使人腐化”。意思是说,权力越集中于某个人,这个人腐败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书记是地方的领导核心,在用人决策中处于主导地位。处于被领导地位的下级,出于“人微言轻,反对无效”、“怕得罪人,影响前途”的考虑,对书记违规用人,往往采取明哲保身的回避方式。有的干部甚至还自觉、不自觉地迎合书记的意图,满足书记的“需要”。第二,选人机制虽然有原则规定,但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程序进行保障。《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规定了干部选拔与任用必须遵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但这些原则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可操作性不强,并且违反上述原则的惩戒条款也不完善。这样一来,没有详细的操作规程和严厉的惩戒机制,选人机制就很容易出现问题。第三,忽视群众参与。有关条例规定了“群众公认”原则,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忽视公众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这样的干部选拔任用常常会出现问题。人们常说苍天有眼,在干部选拔这个问题上的苍天就是百姓和群众。正是由于选人机制存在的上述问题,干部任用机制在贪官手中变成了一面选择贪官、淘汰清官的筛子,在迎合型干部手中变成了一面选拔迎合型干部、淘汰耿直型干部的筛子。
如何堵住迎合型干部发展的后路
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增加基层群众的话语权。迎合型干部之所以大行其道,原因在于我们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还不够健全。中央的有关文件只是对干部选拔任用的条件、程序、纪律作了原则性规定,对干部选拔任用的动议、提名、考察对象的确定、酝酿的程序、讨论决定时的表决方式等,都没有作出科学的强制性规范。因此,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应该从完善具体程序入手,特别是将群众参与切切实实地引入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来。这是因为迎合型干部极力迎合的是上级,勉强迎合的是同级或者同事,对于基层和群众,他们是不屑的。古人说,“知政失者在草野”,类似的说法是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因此,改变迎合型干部大行其道的一个简单办法,就是走群众路线,把这些干部置于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监督之下,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置于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监督之下,让广大群众参与进来。所以,提拔任用干部,应多听群众意见,当然我们不要把走群众路线与组织决断对立起来。
善待耿直之人、警惕迎合之人。和迎合型干部相对的,是那些坚持自己意见、敢于提不同看法和主见的人。这种有个性的人往往在官场上吃不开,常常陷于孤立。迎合型干部能否大行其道,关键在于各级领导人,能不能听不同意见并择其善者而从之,有不同见解的人能不能受到尊重并受到公平对待。如果因言得祸,就不会有人讲真话了。因此,对提出不同意见的耿直之人应常宽容之心,而对极尽之能事的迎合之人不能被蒙蔽了心智,而应保持警惕之心,以防他们成帮成派恶化政治生态。
改变权力过于集中的选人机制,让选人的公共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迎合型干部大行其道,原因之一在于选人权过分集中于某个人,比如地方的党委书记,尤其是这些书记借口党管干部原则,打着党的领导的旗号,其实是实现其个人领导,使其个人意图得到在走形式的干部选拔考核中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作用重要干部推行“票决制”,一人一票,让选票来决定。为了达到权力在阳光下运作,必须推行阳光行政、阳光用权,提高我们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避免干部选拔任用中的黑箱操作。在党内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积极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在基层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由基层群众通过选票或者其他途径表达意志。这样一来。我们的干部即使有了迎合之心,也不得不做出实绩来迎合基层群众的利益要求。久而久之,风清气正的干部成长环境就会最终形成。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政法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