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远程教育 > 学习园地 > 政治理论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发布时间:2007-12-03  点击次数:
核心答辞

  ●党的工作和自身建设也存在着与形势、任务不相适应的一些问题,完全照搬过去的做法,不可能解决问题。

  ●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首先要明确党内民主的基础,这就是承认和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

  ●破解发展难题,打破一些制约发展的“瓶颈”,这呼唤着理论创新。

  ●实行票决制,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进一步提供了制度保证。

  1.怎样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及其对执政党建设的影响?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主要体现为:在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际交往愈益频繁,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更加密切。尤其是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引起了全球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和安全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许多国家兴起了以增强综合国力为中心目标的改革、调整浪潮。改革创新已经是时代潮流、大势所趋。当代中国也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伟大成绩,但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十七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目标要求,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要把握战略机遇期,坚持改革开放,带领人民完成历史任务,必须极大地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与此同时,党自身的情况也发生很大变化。党已经在全国执政58年,党已经拥有7000多万党员,新党员数量大量增加,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给党增添了新鲜血液,也使党的教育和管理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党的工作和自身建设也存在着与形势、任务不相适应的一些问题,完全照搬过去的做法,不可能解决问题。总之,由于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变化,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比以往更加重要。十七大正是从这样的大背景和大视野来审视党的建设问题,得出科学结论:“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

  2.怎样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十七大报告指出:“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首先要明确党内民主的基础,这就是承认和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要通过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等措施来加以落实。其次,要抓住制度建设这个中心环节,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任期制,在一些地方试行代表大会代表常任制;完善党的地方各级全委会、常委会工作机制,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改革党内选举制度,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扩大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最后,还要从实际出发,总结经验,继续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

  3.怎样理解“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

  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我们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作用的党。改革是前无古人的事业,面对许多困难和风险,只有坚持理论创新,才能克服各种思想障碍和错误思想干扰,推动各项改革的深入。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大胆而科学的论断突破了把市场和资本主义划等号、从而妨碍改革深入的思想阻力,掀起改革的新高潮。这是理论创新引领各项事业创新的生动事例。要在新形势下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以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这一成功经验。

  4.为什么说“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

  下一步破解发展难题,打破一些制约发展的“瓶颈”的艰巨任务,呼唤着新的理论创新。通过理论创新来明确改革方向,促进思想解放;通过理论创新来促进观念更新,明确发展思路;通过理论创新来澄清模糊认识,凝聚奋斗力量。十七大报告强调:“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为此,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要把握实践中的重点、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用科学发展观加以分析,得出新结论,丰富发展理论,并用来指导实践创新。(以上部分由北京党建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姚桓回答)

  5.如何理解党的建设“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

  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新阶段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和措施,指出,“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高度重视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党的执政能力同党肩负的重任和使命总体上是适应的。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使党的领导和执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考验。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一步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胡锦涛同志强调,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各方面建设,最终都要体现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上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执政并且执好政,根本原因就在于党具有先进性。可以说,党的建设的一切活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归根结底要靠自身理论、路线、纲领、政策和实践的先进性。抓住了先进性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抓住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抓住了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

  6.如何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在新形势下干部工作走群众路线、坚持群众公认的问题。要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坚持用好的制度和好的作风选人,是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根本途径和重要保证。用好的制度选人,必须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健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的各项制度,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干部考核、考察的制度和办法,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防止和纠正考察失真、“带病提拔”和跑官要官等问题。用好的作风选人,必须严格遵守干部工作原则,坚持任人唯贤,不搞任人唯亲;坚持五湖四海,不搞团团伙伙;坚持公道正派,不拉关系、徇私情;坚持集体讨论决定,不搞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坚持按程序办事,不搞临时动议。选拔任用干部要特别注重群众公论,多数群众不拥护的干部不能提拔;特别注意选作风好的干部,对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努力工作的干部要格外关注,对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要多加留意,对那些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干部不能亏待。要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

  7.为什么要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

  十七大报告提出:“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这是当前推进党内民主的有效的制度路径,进一步理顺了党内权力运行机制,为进一步推进党内民主创造了更加完善的制度保证。全委会票决制更能体现“集体领导原则”。以往由于权力过分集中,导致地方党委班子内部的许多决策,实际上还是“一把手”说了算,许多情况下还是“一把手”就可以“拍板”定案,各地暴露出来的与人事任用紧密相关的腐败案件,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实行票决制,直接参与决策的人数多了,更能体现集体意志,任何个人想操纵或影响集体意志是很困难的,因而可以减少以至避免在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等问题决策上的失误。实行这一制度,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进一步提供了制度保证。另外,全委会票决制更能有效地抵御干部任用方面的腐败现象。实行全委会票决制,决定权不在少数个人手里,人事任用上的不正之风就会大大减少。

  8.为什么说“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

  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我们党在本质上是先进的,而腐败现象同党的先进性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根本对立的。腐败现象会削弱党的先进性;腐败现象直接侵犯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引发社会各类矛盾、危害社会安定团结的消极因素。近几年来,腐败成为党和人民群众关注的重大问题。腐败现象不除,我们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就会一点点地被侵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实基础就会受到极大威胁;腐败不除,党就会失掉民心,党的执政地位就受到极大动摇。正因为此,十七大报告强调:“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

  (以上部分由北京党建研究基地研究员、北京市委党校副教授苗佳瑛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