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风光美、精华在吴中”。苏州市吴中区拥有太湖1486平方公里、约3/5碧波水域以及180多公里亲水岸线(占太湖亲水岸线的45.8%)。整个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但也是生态保护压力较大和集体经济薄弱村相对集中的区域。大力保护太湖生态环境,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是吴中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我们秉持“党建引领·绿色发展”理念,创新打造环太湖“最美党建带”,在吴中大地勾勒出一道亮丽的红色风景线。
坚持“全域生态、全域党建”理念,以全域视野打造“最美党建带”。坚持把基层党建全域提升与“全域生态、全域旅游”同步推进,科学谋划“城市党建核、企业党建轴、行业党建带”的全域党建新格局。整合太湖地区党建和旅游、生态、人文、产业等资源,助推旅游业态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经济薄弱村帮扶、美丽乡村建设、苏作工艺传承等工作,打造“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基层党建示范带。树立“党建+”思维,推广“党建+产业”“党建+旅游”“党建+人才”“支部+合作社”等模式,推动基层党组织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出台《关于创建吴中区环太湖生态文旅党建带的实施方案》,明确创建任务,划定创建区域,制定路线图和时间表,努力形成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的基层党建良性运转新模式。
确立“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目标,以专项行动夯实基层基础。设置“硬标准”,组织开展“党建阵地大提升”行动,明确“突出一个底色、设计一条线路、彰显一个标识、制作一部宣传片、汇编一本党建手册,培训一批讲解员”等“六个一”标准,统一规划建设,逐一规范提升,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提升“软实力”,先后选派65名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15个区级经济薄弱村实现帮扶转化。广泛推广“行动支部”工作法,推动支部建在网格上,让支部在基层工作中唱主角。创设苏州乡村振兴学堂,打造全省首个乡村振兴综合实践教育培训基地,为乡村振兴提供干部人才支撑。扩大“辐射面”,建立环太湖地区标准化党群服务中心13个,完善镇(街道)、村(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一站式”服务平台体系。利用太湖沿线游客中心、驿站、码头、公交站台等公共设施,设立党群服务站(点)7个,有效提升了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的整体形象。同时,以党建工作项目化为依托,按照“一个项目、一家牵头、一抓到底”的方式,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不断挖掘培育党建新品牌、新特色、新亮点,充分彰显了环太湖“最美党建带”的聚合效应。( 作者为区委书记唐晓东,《党建研究》201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