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拿起理论武器与“四人帮”斗争 邓小平早在1975年1月开始领导整顿时,就考虑到要用理论武器同“四人帮”作斗争。1975年1月6日,邓小平约胡乔木到他那里谈话。他对胡乔木说:“正在考虑要你和吴冷西、胡绳、李鑫等同志当国务院的顾问。像过去‘钓鱼台的班子’。那样写一批反修防修的文章。”邓小平还给胡绳出了不少题目,包括三个世界划分、苏联的社会性质、战争与和平等题目,要他们考虑写文章。邓小平还说:“要收集大量材料,写出系统的有说服力的文章。”“现在的一般文章,只有结论,没有论证,总之一句话,不能说服人。”“写这些文章要多找一些人,多带一些徒弟,组织一个写作班子。”(《中共党史资料》2004年第2期105页)不久,经邓小平提议,周恩来决定,成立了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国务院政治研究室的负责人,都是理论水平高,又有实际工作经验,对“四人帮”不满的人。他们是:胡乔木、吴冷西、胡绳、熊复、于光远、李鑫、邓力群七人。成立后,除了邓小平出题目写作之外,还要求他们针对当前国内实际,写出重要的文件和文章来。1975年7月,中央决定派胡耀邦、李昌、王光伟到中国科学院主持工作,并要求他们提出整顿科学院工作的意见。他们到任后,搞调查研究,组织人开座谈会,查阅大量文件,还听取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华国锋的意见,用了20多天时间,写出了《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汇报提纲)》,交给邓小平看后,邓小平认为好,但还有些不足,让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帮助修改。同时,邓小平还把国务院一些部门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写成的《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简称《工业二十条》)交给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让他们研究、修改。在修改过程中,加大了理论力度,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不仅对中国当前的重大现实问题做了解答,而且从理论上批了“左”,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不久,邓小平又交给邓力群一个任务:由他主持,根据邓小平领导整顿中多次讲话的精神,起草了《论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总纲》(简称《论总纲》),写出初稿后,邓小平看了,提出了不少修改意见。又经过起草人员反复修改,做了大量增删,于10月拿出了二稿,原拟在《思想战线》上发表,但后来因为“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而没有发表。《论总纲》在前一稿的基础上,发展了邓小平领导整顿中形成的观点。该稿把马克思列宁主义运用于中国实际,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问题,形成了更系统、更深刻的理论。特别是:《论总纲》系统地概括了1975年全面整顿的理论和实践,针锋相对地批判了“四人帮”的极左言论和反革命活动。文章提出:发展生产、实现四化宏伟目标是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生产发展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不能用抓革命来代替生产。生产搞得很坏,硬说革命搞得很好,那是骗人的鬼话。一切政党工作成绩的大小好坏,路线正确与否,归根到底要看它对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帮助大小。文章针对“四人帮”的倒行逆施指出:那些“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敌人,继承林彪的衣钵,……打着反修正主义的旗号搞修正主义,打着反复辟的旗号搞复辟,把党的好干部和先进模范人物打下台,篡夺一些地方和一些单位的领导权,在这些地方和单位实行资产阶级专政。” 这三篇重要文章,是邓小平领导整顿的经验总结,也是打击“四人帮”的有力武器,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这些文章没有发表时,就在广大干部群众中传抄了。读到这些文章的人们,开始反思“文化大革命”的问题,直到形成了否定“文化大革命”的认识。因此,“四人帮”对这些文章恨之入骨,后来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时,他们攻击这三篇文章是“三株大毒草”,并且把这所谓“三株大毒草”印发全国。各基层单位,直到公社一级,都有所谓“三株大毒草”的印本,供人们批判。他们还说,起草这三篇文章的国务院政治研究室“是一个相当大的谣言店”,是“继旧中宣部后一个阎王殿”。写这三篇文章的人是“邓记班子中的‘理论家’”,“邓小平的谋臣”。不料,“四人帮”这样做,反而扩大了这三篇文章的影响。由于这三篇文章揭露了“四人帮”的本质,打中了他们的要害,启发了人们进行思索,使更多的人们开始反思“文化大革命”带来的问题。历史同“四人帮”开了一个大玩笑,原本没有同广大群众见面的三篇重要文章,却以这种特殊的方式走到了全国人民中间。本来已经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到整顿正确的人们,又通过读这三篇文章而从理论上体会出整顿的正确。 毛泽东开始担心身后事 1975年,毛泽东的身体已经越来越差了。当他1975年4月从杭州回北京之前,自己已经明白,他从此再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巡视南方了。登车前,他只向为他送行、见到他步履艰难而流泪的工作人员点了点头,什么也没有说,就上了北行的列车。此时,毛泽东的心情并不好。 毛泽东心情不好,并不是为他身体每况愈下而发愁。坚信唯物主义并且一向乐观的毛泽东,对这一点看得很开,他心情不好的根本原因,是在中央内部明显形成了否定“文化大革命”和肯定“文化大革命”两派,前者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一些老干部.他们否定“文化大革命”正是通过整顿表现出来的。后者是以“四人帮”为代表的“文革”新贵们。否定“文化大革命”的人,虽然不敢公开讲,但在开展整顿的实际工作中,已经明确表示了他们的态度,并且为此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已经与“四人帮”有了几次较量。“四人帮”也在想方设法抓他们的辫子。这自然引起了政治局内部的矛盾。毛泽东内心非常明白政治局内部不团结的根本原因。由于在中央政治局内部存在这种矛盾和斗争,毛泽东开始为后事担忧起来。 毛泽东所担忧的后事,不是自己百年之后如何处理他个人的后事问题。对这个问题,他知道中央是能够处理好的,而且,以他在党和人民中的威望,是不会出现任何不妥之处的。他是个唯物主义者,也不在乎对自己百年之后的后事处理如何。作为大政治家的毛泽东所担忧的后事,是他所坚持的政治路线能不能贯彻下去。而这条政治路线能不能贯彻下去的根本点,就是对“文化大革命”肯定还是否定的问题。 毛泽东亲自发动和领导了“文化大革命”。他发动和领导“文化大革命”的目的,是为了反修防修。他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认为发动群众自下而上地搞“文化大革命”这种形式,是在中国反修防修的最好形式,也是他一生当中所做的两件事之一。毛泽东不允许否定“文化大革命”,他希望在他百年之后,“文化大革命”这条路线能够坚持下去,在坚持“文化大革命”路线的前提下又能维持国家稳定,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当时,在中央政治局内部,江青等人是坚持“文化大革命”路线的,但是,江青等人的所作所为,在党内,在人民中间,是很不得人心的,加上他们搞“四人帮”,又没有搞生产的热情、经验和能力,在毛泽东身后由他们来领导国家,来坚持“文化大革命”路线,毛泽东不放心,因为他们不得人心,没有人拥护他们,他们是搞不下去的。因此,毛泽东决定不把权力交给他们,同时,对他们搞“四人帮”的行为还要进行批评。对于在实际工作中否定“文化大革命”的邓小平,毛泽东既爱其才,要依靠他来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同时也对他在领导整顿中,在实际工作中否定“文化大革命”十分不满。这种不满长期积累起来,使他对邓小平很不放心,担心在他百年之后,由邓小平执掌权力,会否定“文化大革命”路线。他在此时已经打算要批一批邓小平,要促使邓小平把认识统一到他的认识上来。毛泽东当时还有一个良好的愿望,就是希望邓小平等老同志能够与“四人帮”搞好团结,团结的前提,就是在肯定“文化大革命”的基础上把国家稳定下来,把生产搞上去。从这一良好愿望出发,毛泽东先是批了“四人帮”,不让他们搞宗派,要和政治局的同志、和全体中央委员搞好团结。(1975年5月3日毛泽东在政治局会议上的讲话)同时,毛泽东一再讲:“要安定,要团结。无论什么问题,无论经验主义也好,教条主义也好,都是修正马列主义,都要用教育的方法。”“不要分裂,要团结。” 但是,毛泽东的这些想法毕竟只是良好的愿望,他自己心里也明白,要让江青与邓小平“团结”起来,是很难做到的。由此,他开始为自己的后事担忧。他不但担忧自己百年之后中央内部会发生斗争甚至分裂,而且担心出现大的政治动荡,如同他自己所说的在“血雨腥风”中交班。由于有这种担忧,毛泽东在1975年5月3日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时,当着在场的中央政治局委员的面,讲了三国故事,当他谈到吴王孙权时,让叶剑英当场背诵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 坐断天下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毛泽东主观愿望上,是希望有一个“孙仲谋”那样的人物,即有一个可以放心的接班人。这个接班人,是既有能力,又不否定“文化大革命”这个“基业”的接班人。 到1975年,“文化大革命”已经搞了9年了,结果如何?当时的人们已经看到:社会秩序紊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张、经济下滑、人民生活水平下降。面对这个现实,广大人民群众、广大干部都在思索。经过思索,人们的头脑已经冷静下来,开始认识到:“文化大革命”并不是像毛泽东所估计和人们所想像的那样:由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而是动乱不休,纷争不已。人们开始普遍对“文化大革命”产生怀疑。在此情况下,邓小平领导的1975年整顿及成果,给人们带来了希望,人们盼望通过整顿,全国能够安定下来,能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因此当时人们普遍有一种怀疑“文化大革命”,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情绪。 毛泽东当时已经感到邓小平在领导整顿时,在实际工作中正在逐步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对此,他的心情是矛盾的。他也希望通过整顿,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毛泽东的这种矛盾心情,使他对邓小平既要使用,又有怀疑。但是,邓小平也是一个大政治家,他懂得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当时,邓小平专注于实际工作,他从来不谈“文化大革命”,也从来没有在公开场合讲过否定“文化大革命”的话,他只是在实际工作中逐步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左”的那一套,这使毛泽东对邓小平也说不出什么来,只是在心中对邓小平有怀疑,不放心。如果毛泽东只是把这种怀疑继续下去,没有后来毛远新的参与,毛泽东还会在怀疑中继续使用邓小平,不会出现1976年撤销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