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发布时间:2009-03-18   点击次数:

尚延华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为新时期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北京市昌平区在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在工作理念上坚持以人为本

  解除干部后顾之忧,关心农村基层干部。一是建立岗位补贴制度,解决村干部工作报酬问题。针对一些村集体经济薄弱,不能保障村干部报酬正常发放的问题,区委、区政府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村“两委”班子成员报酬管理考核暂行办法,区财政每年拿出1500多万元用于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工作补贴,调动和保护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二是建立农村基层干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解决村干部离任后生活保障问题。目前,全区有155名符合条件的农村基层干部参加了养老保险,区财政补贴100多万元。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进一步增强了农村基层工作的吸引力,对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激励党员发挥作用。一是建立村“两委”班子及其成员学习制度,开展党员固定学习日和党员义务劳动日活动,保证党员学习、活动经常化。二是推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和票决制,有效保障党员民主权利,2007年全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共发展党员540名。三是从党员的实际需求出发,创新服务党员方式。建立党员“一助一”、“党员爱心互助”等帮扶机制,真心帮助困难党员;建立“党员接待日”制度,畅通党员反映意见渠道;建立“党员从业需求档案”,并针对党员需求开展免费技能培训,提高党员就业能力。

  满足群众的利益诉求,建立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一是针对群众的文化诉求,开展素质教育和培训,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成立城乡居民素质教育宣讲团和城乡居民素质教育文学创作团,以“新农村、新风尚,新农民、新风采”、“知荣明耻树新风”等活动为主题,开展宣讲158场,教育群众达2万余人。逐步建立健全农民培训的长效机制,2007年完成农业实用技术培训7600余人,职业技能培训7200余人,农民素质进一步提高。二是针对群众的就业需求,开发公益性岗位,增加农民就业。从2005年开始,相继开发了生态林管护员、土地矿产资源看护员、治安巡防员、城管协管员、农村水务员和卫生监督员等公益性就业岗位,年投入资金达8000多万元,安排就业12742人,进一步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三是针对群众的个性化需求,有效落实基层党组织服务职责。各镇普遍建立镇干部包村、民情接待日、全程办事代理等畅通民情反馈渠道的“链式”服务体系。

  二、在工作思路上坚持科学发展

  近年来,昌平区委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这个大局来谋划基层党建工作。

  一方面,紧紧围绕发展抓好基层党建工作。一是强化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干部抓发展的能力。实行大规模集中培训和小规模集中调训相结合、异地培训和市内区内培训相结合、学历教育和日常学习相结合,建立农村基层干部分级、分类教育培训机制,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抓发展的能力与水平。二是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创新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法。各基层党组织积极转变观念,明确工作职责,调整工作思路,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与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养结合起来,从而找准自身位置,扩大活动空间,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三是推行党员承诺制,激励党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从2007年4月开始,在全区农村、社区党员中推行党员承诺制。目前,全区有13383名农村党员参加了承诺活动,履诺15418项。

  另一方面,通过发展来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近几年,昌平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快速发展,为基层党组织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全区每年投入400多万元,为基层党组织工作和党员活动提供了经费保障;区、镇、村三级共投入配套资金1494万元,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目前,完成了65个需新改扩建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为270个村配备办公用品;加强区、镇、村三级党员电化教育阵地建设,全区304个村级电教播放点全部达到了标准。

  三、在工作方法上坚持统筹兼顾

  统筹基层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坚持把农村党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相结合,探索建立了“支部+协会”、“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公司+农户”、“一企兴一村”等工作模式,促进基层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激励先进与鞭策后进。一方面,在“三级联创”活动中着力抓“亮点”,积极宣传北七家镇郑各庄村、东小口镇兰各庄村、小汤山镇酸枣岭村等一批先进典型,起到了示范引路和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对12个农村软弱涣散基层组织,逐个分析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制定有针对性的整顿措施,促进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统筹基层党建工作的各个方面。按照重点突出、整体推进的原则,协调推进农村党建、“两新”组织党建。在全区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过程中,村企联建的有54家,实现了全区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工作全覆盖。坚持以党的建设带工会建设、带共青团建设、带妇联建设,扩大了党组织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四、在工作措施上坚持开拓创新

  一是建立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加强村级事务管理。我区在已有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农村民主管理的一系列文件,对农村集体资产处置、财务管理、合同签订和干部报酬管理的程序作明确而详细的规定,实现村级事务“依法管理、规范管理、民主管理”。

  二是举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坛,在干部之间加强学习交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分层分类组织农村基层干部,尤其是农村党组织负责人,就某一专题进行学习交流。比如,根据农村工作实际,确定论坛主题,组织党员共同探讨、交流。邀请相关专家现场点评,并就村干部关心的问题,解疑释惑,为广大村干部搭建了一个“横向交流增本领、实践锻炼拓视野、解疑释惑明政策、积极探索促工作”的平台。

  三是选派处级后备干部到农村基层挂职锻炼,为农村党建工作提供人才支持。区委建立选派处级后备干部到农村(社区)挂职锻炼制度,每年组织一批党员干部到村(社区)担任党(总)支部副书记或村(居委会)工作指导员。2006年以来,我区已经选派了两批71名处级后备干部到农村帮助村级班子发展经济、解决问题、处理矛盾。

  (作者为中共北京市昌平区委常委、组织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