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让青春在村官岗位上闪光
发布时间:2008-08-08   点击次数:
                  

让青春在村官岗位上闪光

——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加强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工作纪实

               

                  新华区滍阳镇西滍村大学生村官刘红敏将低保金存折送到该村孤身老人弓秀娥手中。

  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西高皇街道高庄村大学生村干部、党支部副书记张建涛,原是该区科协的反邪教办公室主任,前不久他因为工作成绩突出被提拔为正科级干部。除了张建涛,今年上半年该区还有9名大学生村官被提拔为副科级干部。8月7日上午,张建涛深有感触地对笔者说:“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村干部,这次能被提拔为正科级干部,我非常感谢多年来区委对我的培养和教育。今后我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辜负区委的信任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立足农村,服务农民、奉献社会,发展农业、促进和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发挥作用。”

  近年来,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大学生村干部工作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立足长远,以人为本,突出抓好“创新机制,严格管理,发挥作用”重要环节,把大学生村干部培养成为新思想的实践者,新技术的推广者,新项目的推动者,新农村的建设者,不断推动大学生村干部工作健康发展。

  完善机制,推动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工作创新

  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委通过建立健全四项机制,切实做到以管理促规范,以创新促管理。

  建立联席会议机制。该区区委成立了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由区委组织部牵头,组织部长、主管农村工作的副区长及区农林水利局、等涉农部门和镇(街道)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协调有关单位为大学生村干部搞好政策、技术和资金帮扶,形成工作合力。各镇(街道)党(工)委把大学生村干部纳入了机关干部管理序列,让他们参与重大活动和中心工作,在思想上、行动上与上级要求相合拍。

  建立投入保障机制。该区区委专门为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办公室配备了电脑、打印机、档案柜等硬件设施。在区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全部负担了非在职大学生村干部的生活补贴,为大学生村干部统一办理了工资存折,随区机关工作人员一起按时发放工资。2007年11月平顶山市大学生村干部会议后,区委高度重视,召开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专门会议,在最短时间内为非在职大学生村干部上调了生活补贴,办理了医疗保险和大病救助保险。

  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区、镇(街道)两级分别建立了大学生村干部管理档案,做到了一人一档,及时掌握大学生村干部的工作动态,对他们的工作实绩、考勤、学习等情况逐人记录备案,跟踪服务,动态管理。

  建立督查机制。该区区委成立了以区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督查组,建立了每周一例会、每天签到和周汇报、月述职制度,明确了督查人员职责,采取走访、谈心等多种方式督促检查。各镇(街道)党(工)委结合实际,制订了督查奖惩措施,强化对大学生村干部的平时监督。

  建立全方位的激励机制。政策上鼓励。对大学生村干部自办或领办经济实体、引进项目的,在技术指导、资金扶持等方面鼎力支持。政治上激励。对能发挥表率作用,群众威信高,工作实绩突出的,优先加入党组织,四年来,共有25名表现突出的大学生村干部加入了党组织;在区、镇(街道)缺编录用公务员时,优先推荐、择优考录。先后有10名大学生村干部被提拔为科级干部,8名大学生村干部被区司法系统录用为公务员,2名大学生村干部被市直机关录用为公务员。经济上奖励。每年举行一次优秀大学生村干部评选表彰活动,对优秀人员给予500-1000元的嘉奖;各镇(街道)对大学生村干部在市级以上新闻传媒和刊物上发表正面报道、宣传稿件、工作信息的分别给予20-200元的奖励。精神上勉励。对在重点工程、抢险救灾、济贫助困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授予荣誉称号。

  多措并举,推动大学生村干部锻炼成长

  为提高大学生村干部适应农村、融入农村、驾驭新时期农村工作的能力,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委明确目标,多措并举,推动大学生村干部锻炼成长。

  多管齐下抓培训。区委组织部将大学生村干部的教育培训纳入了农村干部教育工作计划,制定了大学生村干部培训规划,整合了教育培训资源,构筑起了由区委组织部牵头,区、镇(街道)、村共同参与的三大培训体系,即以理论教育为主的区党校培训系统,以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为主的区、镇(街道)、村党员电教培训系统,由区农林水利局、科技局、民政局、司法局等部门组成的综合培训系统,从而形成了一个上下联动、覆盖全区的大学生村干部培训网络。在培训内容上,本着“实际、实效、实用”的原则,重点对大学生村干部进行党的建设、农村现行政策、有关法律法规、实用技术、领导方法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使他们尽快进入角色,熟悉工作。在培训方式上,既贴近实际、讲求实用,又注重开放创新。区委组织部专门为他们购置了人手一册的《农村实用政策法规手册》,统一组织培训,为他们尽快开展工作奠定坚实基础。焦店镇、应滨管理区等多次组织大学生村干部外出考察学习,使他们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责任意识。目前,全区共举办各类大学生村干部培训班28期,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政治素质和工作水平。

  互促共进搭平台。区委组织部印制了精致便携的《大学生村干部通讯录》,建立了短信服务平台,编印了《大学生村干部工作信息》。开展了 “大学生村干部交流日”活动,为大学生村干部构建了交流互动、团结协作的平台。焦店镇组织大学生村干部成立了医疗服务、饲养种植、教育辅导、科技服务、政策宣传等互助组,采取联动的方式,进村入户提供服务。滍阳镇、西高皇街道等积极探索管理新举措,实现了大学生村干部管理任职村印章,进一步促进了村务政务的规范管理。

  上下联动搞帮扶。全区建立了“4+1”帮带制度,即区四大班子主要领导,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站(所)长,村两委会干部同时联系帮扶一名大学生村干部。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柳玉君,区委副书记、区长程志强,区委副书记南延平,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娄文奇等区领导经常利用检查工作和其他机会,深入到所帮扶大学生村干部任职村了解情况,交流谈心,及时解决他们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站(所)长定期听取所帮扶大学生村干部的思想工作汇报,传授基层工作经验和方法,帮助他们理思路、引资金、上项目。镇(街道)党(工)委明确各村党支部书记是所在村大学生村干部的直接责任人,在其思想、生活、工作上负全面责任。通过思想上引、方法上教、形象上带,加速了大学生村干部健康成长。区、镇(街道)、村三级党组织层层签订了帮扶大学生村干部目标责任书,将大学生村干部作用发挥的好坏与年终的工作奖惩挂起钩,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提高了了大学生村干部融入农村、依法行政、服务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四年来,全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与帮扶对象开展谈心活动400余次,帮助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60余个,帮助筹资100余万元,领带上项目21个。大学生村干部身体力行、扎实工作,先后帮助协调资金500多万元,协助上项目30多个,修路15公里,打水井12眼,架水管3000多米,种植林果近万株,为群众办实事好事500余件。

  创新载体,推动大学生村干部在农村建功立业

  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委积极创新载体,对大学生村干部加强政治思想、工作作风和理想信念教育,推动大学生村干部在农村广阔天地建功立业。

  开展“贯彻十七大精神,服务群众见行动”活动。区委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要求大学生村干部自觉当好十七大精神在农村的宣传员、辅导员、信息员、服务员。深入开展了“五登门四征求三满意”教育实践活动。“五登门”即登党员家门、登致富能手家门、登困难群众家门、登老红军战士家门、登伤残人家门;“四征求”即征求发展生产的建议、征求村务管理的建议、征求文化建设的建议、征求落实惠农政策的建议;“三满意”即实现群众对惠举措的满意、对平安稳定的满意、对村务政务公开满意。大学生村干部征求建议40余条,先后为群众解决难点、热点问题100余个。

  开展“学先进、查问题、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大学生村干部认真学习郑培民、史来贺、李连成等优秀党员干部的典型事迹,查找思想上和农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实际,制定措施,认真整改,区委组织部对活动情况进行了督查,重点检查他们的工作情况和工作成效,不断提高大学生村干部的农村工作水平。

  以开展“党员活动日”为契机,推动大学生村干部积极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区委组织部建立了“党员活动日”目标责任机制,要求大学生村干部中的党员积极参加活动,以“五学四议三帮”为主要内容,以远程教育网络为主要平台,因村制宜开展工作。既强化了对基层党员的教育管理,又激发了大学生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使大学生村干部为新农村建设增添了新活力,贡献了新力量,取得了新成效。(梁永刚 邵志勇 刘英旭 李永浩)
区委常务、组织部长娄文奇(左二)同大学生村干部周瑞(左一)亲切交谈。
对新提拔为科级干部的10名大学生村干部进行任前集体谈话。